精油排毒会有神奇功效吗?
实习生 张盖伦
精油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日益成为都市女性美容保健的新宠。在美容院和商家的介绍中,精油不仅可以令人心情愉悦、助眠、缓解疼痛甚至还有排毒的效果。那么——
“精油释放出来的芳香分子带我们进入另一个美妙空间,舒缓情绪、放松身心。当我们全身心享受的同时,排毒正悄悄进行……”
精油排毒,听起来很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在按摩师的手法下,“小分子的精油便快速进入血液循环,成为加强人体新陈代谢的助推器;精油释放出的芳香分子通过嗅觉刺激大脑产生反应,激发内心愉悦的感受……”在网帖的介绍中,精油排毒,有着神奇功效。
在淘宝上以“精油排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出17914个结果;美容院内,“精油按摩”“精油开背”等已成为常见的服务项目;新浪微博上,介绍精油用量用法的加V认证个人和企业微博就有数百个……精油,正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医疗含义。
精油的化学成分复杂
精油是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朵、叶、枝、根、皮、树胶、全草和果实为原料,经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吸收法或溶剂萃取法制取的一类能被嗅感嗅出气味或味感品出香味的天然化合物。
精油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一种精油可鉴定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化学成分。通常,植物精油用来制备香精、香水,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植物精油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比如,精油排毒就已经成为很多美容院推出的服务。北京某国际美疗机构介绍其“香熏精油开背”服务功效时称,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不规律,身体内毒素无法排除,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按摩师特殊手法配合精油按摩,可以有效疏通背部经络,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与淋巴排毒。
这些“身体内无法排出的毒素”是什么呢?
芳疗师“Ray的芳疗花园”告诉笔者,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种“毒素”,比如环境污染,药物毒性沉积,不健康饮食,负面情绪等。此时,精油便可以帮助人体代谢毒素和负面能量。
对此,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养生教学工作的江岩进一步解释说,“毒素”是便于人们理解的通俗讲法,在中医的概念里,“气有余便是火”;痰饮、瘀血等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原因;痰湿体质之人,“湿邪”本身也会致病,这些均可称为“毒素”。
精油排毒有科学依据吗
江岩表示,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有很多“排毒”手段,比如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等等。排毒时,可用药物,也可遵循中医的经络学说排毒:“通过皮肤药物熏蒸贴敷等手法也可达到祛除致病因素的效果。中药方剂通过发汗,呕吐,泻下,调和等方法达到祛除体内病因的作用,与‘排毒’概念类似。”
那么,一瓶小小的精油,又是怎样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
国际芳疗师、美容主持方俊平在微博上告诉笔者,很多精油都能通过刺激排毒器官来加强人体的排毒作用,比如杜松刺激淋巴排毒,胡萝卜籽促进肝脏解毒等等。
江岩认为,这种作用机理可能类似于中药药理学。他用河流比喻血液,表示当河流受到污染,沿岸居民饮水受阻,此时便需要排污,那么杜松精油,胡萝卜籽精油就如同血液当中的清道夫,有助于毒素排出。“其理论依据可能源于中药。比如,中药当中,大黄泻下祛‘火毒’,陈皮化痰祛‘痰毒’等等。”
化妆品独立评论人陈暖则认为,精油可以促进微循环流动,从而加快毛细血管流动和淋巴液的回流来增强免疫功能;很多精油还有抗氧化和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因此可以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在上海从事芳疗工作的王女士告诉笔者,排毒本身就是精油的功效之一,按摩起着一种导入作用,帮助身体循环系统更好地接受精油发挥功效。不过,“如果精油的品质够好,那么无需特定手法的按摩也可以有作用,如果品质不好,不管你按摩手法有多好,起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
精油是否天然纯正需关注
尽管精油已经成为很多爱美女士口中的高频词汇,一些美容美体网站也开辟了精油专区,不过,芳疗师提醒,在去美容院接受此项服务之前,消费者也要多留个心眼。
陈暖提醒消费者,美容院精油排毒所用材料是否天然纯正是主要需要注意的问题。“精油价位相差很大,市场上有很多假的,普通消费者也难以辨别。”芳疗师王女士也有类似看法,“好一点的精油价格都很高,而美容院总要考虑成本,真正用很好的精油,普通消费者也承受不了。”
对此,芳疗师给出了一个小贴士:消费者可以在专业芳疗师处配好品质较好的精油,然后去美容院进行推拿、按摩、排毒的服务。“这样既享受到了美容院的手法,又能保证精油的品质,做一个放心的排毒。”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精油,也是一门学问。
芳疗师方俊平说,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只知道自己需要排毒,但是并不清楚哪里需要排毒,精油排毒应该因人而异。但是,一般的美容院也不会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给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排毒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自己先行做好功课,弄清楚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准备一下精油相关知识,再去美容院接受此类服务会更加稳妥。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