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要检测基因突变
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兼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肺癌危害严重,但也可防可治,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肺癌,则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即使到了晚期,也不要过分悲观,很多新的方法如靶向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绝望的患者打开了一扇窗,但在靶向药物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基因检测,才能保证患者获益。
发现早期肺癌还得靠CT
第三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我国癌症发病中,肺癌在男性中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在癌症死亡中,男女均以肺癌为首位。在过去的30年中,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支修益说,预测在未来的20年,肺癌依然是我国的第一杀手。
在分析肺癌高发的原因时,支修益说,吸烟+“六化”导致肺癌高发。“六化”包括人口老龄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环境污染化,生活方式不良化,医学现代化(诊疗技术提高)。
支修益说,如果想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只有在早期发现方面下功夫。因为只有在早期肺癌被发现以后,才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他指出,目前我国采用胸片、胸透等手段去筛查肺癌的手段过于原始和落后,发现的并不是早期肺癌,80%以上是晚期或者局部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特别是根治性外科手术的机会。而在美日等国,通过胸部CT筛查,发现的80%属于早期肺癌,最终大大降低肺癌死亡率。
支修益说,下列肺癌高危人群:如在肺癌高发地区;肺癌高危人群,高龄(55~79岁),吸烟30包/年,有肺癌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及有职业与环境致癌因素的人群,应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靶向治疗让肺癌有可能成为慢性病
在肺癌的治疗上,作为国家卫计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组长,支修益强调,得了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再治疗。在临床分期上,肺癌分为早期、中期、局部中晚期和晚期。而根据肿瘤的大小、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肺外脏器转移(包括颅脑、骨骼和腹腔),肺癌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对于Ⅰ 期肺癌,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部分Ⅰb期辅助化疗;对Ⅱ期肺癌,外科手术+辅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对Ⅲ期肺癌,给予外科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对Ⅳ期肺癌,以内科治疗为主。
在内科药物治疗方面,支修益说,化疗药物已进入第四代了,一方面疗效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不良反应越来越少。但不管怎么说,化疗药物还是细胞毒性药物,很多患者接受不了,此时靶向药物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曙光。他说,靶向药物针对特定靶点发挥作用,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组织,保护健康的肺组织,让患者真正有尊严的接受治疗、有质量的生活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靶向治疗,使肺癌成为慢性病的口号成为现实。因为慢性病的生存期是以年为计算单位的,而肺癌的生存期以前则是以月,以周来计算。靶向治疗出现后,很多患者3年、5年乃至7年、8年都还活得挺好。支修益倡导,只要发现患者肺癌属于基因突变的,就应该一线使用靶向药物,这比在化疗失败以后再用靶向药物会让患者活得更长。
检测基因突变才能保证获益
在谈到靶向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时,支修益提醒,在实施靶向治疗前,一定要检测基因突变。有些人不检测基因突变就使用靶向药物,这是不对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才能决定是否属于获益人群,如果没有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就不会有什么效果。
任何药都可能会产生耐药,靶向药物也不例外,靶向药物耐药后该怎么办?支修益认为不必担心,他说,科技的进步在医药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就像化疗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一样,靶向药物也有了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药物耐药以后仍然有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使用,一线药物耐药以后可以用二线的靶向药物。
支修益认为,靶向治疗颠覆了肺癌整个治疗理念,让更多的患者从濒临绝境中得以重挽生命,也让医生们开始重新认识肺癌,改变了传统认识肺癌、研究肺癌的思路。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