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前端 规范末端 完善细节—写在《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之际

  • 作者: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12-01 14:05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于12月1日正式实施。前期的宣传贯彻工作为《办法》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政府重视、企业认可、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实施《办法》,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治理前端、规范末端、完善细节上狠下功夫。

        充分发挥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实施《办法》的主旨要义。治理前端,就是“治未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就是未雨绸缪,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就是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就是通过分级评价,使生产经营者全面掌握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风险点,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主体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整改和控制,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能力。

        末端是指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末端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程度,决定着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的力度和效果。规范化程度越高,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就越能在全社会形成,给百姓带来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就会越强烈。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也是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的过程。通过监管部门量化细化各项指标,深入分析、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使监管视角和工作重心向一些存在较大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倾斜,增加监管频次和监管力度,可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改善内部管理和过程控制,及早化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对一些风险程度较低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少监管资源的分配,最终达到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监管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细节是风险分级管理的核心,是《办法》实施的生命。古人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在《办法》实施中,小事也要当成大事来干,小节也要当作大节来抓,绝不能因小失大,要切实在细节小事上下功夫。风险分级,不仅要考虑食品原料、食品配方、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储存条件、检验能力、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也要考虑企业规模、销售范围、产品销量、消费群体、以往发生问题原因及社会关注度等诸多因素,并将这些风险因素按属性分为静态风险因素和动态风险因素,以权衡、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风险等级,努力增强监管的靶向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办法》是国家总局出台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之一,实施《办法》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制度,要注重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信用管理制度以及日常监督检查制度等进行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的叠加效应,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报评论员)
(((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