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注意!春节用药的“正确打开方式”在这里

  • 2019-02-11 11:10
  • 作者:
  • 来源:中国药闻

  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中,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美味佳肴应有尽有。热闹的相聚,丰盛的菜肴,带来喜悦和享受的同时,对身体也带来了考验。


  由于持续寒冷、油腻饮食、过量饮酒、情绪等因素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也就成为常见的“春节病”之一,但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并不规律,把“降压药”当“止痛药”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患者按照“不难受不吃药”的原则来控制血压,平时不吃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后才服药,症状一消失马上停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用药不能凭感觉


  以“沉默的杀手”来称呼高血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血压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若没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个持续的无声无息的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冠心病、肾病、眼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对中国的患病人群而言,因高血压所致的中风发生率相对较高,其引起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所以凭感觉用药是很危险的。针对这种情况,在生活方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规律、合理地使用药物平稳控制血压,进而控制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高血压病何时服药最好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清晨醒来后,血压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上午9~11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3~6时又再次升高,随着夜幕来临,血压呈持续降低趋势。这“二高一低”的时间段是高血压的危险期。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其血管弹性减弱,血压自动调节能力减低,夜间血压下降更为明显,血流缓慢,易诱发脑梗死。


  短效降压药每日3次,应选择在高血压高峰出现前0.5~1小时给药,效果较好。第一次服药应在清晨醒后即服,最后一次应选在下午6时之前。


  长效控、缓释制剂每日只服用1次,也应选择在清晨醒后即服。这样既能使白天的血压得到较好控制,又不会造成夜间血压过低。


  高血压病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


  不可对降压速度操之过急


  事实上,只有某些高血压急症才需要快速降压,而大多数情况下,降压没必要非常快,平稳和缓的降压是管理血压的最佳方式。血压非常快速地下降,常会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无力、疲惫和头晕,不仅影响患者的依从性,而且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容易引发心脏病和脑卒中。尤其是老年患者,比较和缓地降低血压可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跌倒等不良反应以及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降压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长效降压药物的最大疗效量需要 2 ~ 4 周的时间,不能因为 2 ~ 3 天内血压无显著降低就否定药物的疗效。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逐渐滴定药物的剂量,在几周或2~3个月内将血压控制达标。


  充分考虑其他危险因素


  患者在降压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同时也要考虑是否已有并发症发生,如心肾功能不全等。


  要综合分析病情,从多个途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不能只单纯考虑降压。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降低食盐摄取量、增加高钾和高钙饮食、适当运动、注意减肥和保持良好情绪等。


  不少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服药,只有当出现头痛、头晕或测血压又升高时才服降压药,一旦症状消失或测血压已恢复正常又不服降压药了,更有甚者认为若再服降压药就有可能降成低血压对身体不利等。这听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停服降压药后血压又要再升高,这样反复升降最终将导致病情恶化,影响心、脑、肾的功能。


  正确的做法是当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要寻找一个维持量长期坚持服用下去,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降压药,但不可以停服降压药。只有把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护心、脑、肾等脏器不受侵害。整理自国家药监局网站、中国药学会、《家庭安全用药一本通》)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