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起源和历史
针灸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发明,同时也是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在长期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了针灸治病的理论与操作方法,总结了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从此便形成了当今举世闻名的针灸学。然而,针灸术的起源以及形成并不是顺利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身体的某些部位被石块碰伤后,体内的疼痛和疾病便会减轻或消失,于是开始利用锐利的石片刺激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或者利用石片刺破脓肿使脓液排出来,以解除病痛。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用作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便被用来治病。后来,由于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有了特定形状的医用砭石。
自公元前六世纪以来,不少古书,如《左传》、《山海经》、《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汉书》、《说苑》,以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脉法》《五十二病方》等都有关于古代运用石器治病的记载。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有“美疢不如恶石”。东汉·服虔注:“石,砭石也。”
《山海经·东山经》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箴”就是“鍼”(针)字。晋·郭璞注:“为砥针,治痈肿者。”清·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中说:“砥当为砭字之误,南史王僧儒传引注,作可以为砭针是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
由此可见,当时的砭石不仅是原始的外科医疗工具,同时也是我国针具的雏形,可以说砭石是针术之母。由于砭石的形状必须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砭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
当然,砭石毕竟比不上金属针。在金属针产生以前,我国也曾运用过骨针、陶针、竹针、木针之类,但那些都是过渡性的,其使用并不普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金属走上历史舞台,为制造金属针提供了前提条件。我国商代及西周均属于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则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内蒙古曾经出土过青铜砭针,显系商周时代所制造。迄至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则开始制造并逐渐推广铁针。铁针的生产,使针体不断微型化,这样才能生产出大小长短各殊的“九针”,这对减少患者痛苦和提高疗效来说,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又指出:“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我国南方矿产资源丰富,冶炼铸造业也比较发达,说九针的制造始于南方,并非什么无稽之谈。
关于九针的长短大小规格及其主治功效,《灵枢·九针十二原》有明确的论述。如说:“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可见,对九针制造的精度要求很高,其治疗作用亦各有不同。由此可以说明,铁制九针的推广和运用,已经雄辩地证明:我国的针刺疗法发展到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灸”的起源。灸法的出现,当在人们知道用火之后。《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说明灸焫的产生与人们处在寒冷环境中的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在寒冷环境中,人们用火取暖、煮食、防兽,难免会被燃烧的木材所迸出的火星灼伤皮肤,这时人们意外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减轻或消失。后来,人们又慢慢地发现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或砂土,敷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作局部取暖,既舒适又方便,并且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体会到这样做可以消除某些病痛,如因受凉引起的腹痛,因寒湿造成的关节痛等,这就成了原始的热熨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改进,人们发现用艾蒿一类的菊科植物燃烧进行灼烤的效果最好。于是将艾灸疗法定型下来,不断加以改进和规范,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艾灸疗法。
艾灸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推广,并且对艾蒿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孟子·离娄章上》中所说:“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蓄),终身不得。”孟子认为,治病必须采用三年以上的陈艾,因为当年的新艾火力太猛,疗效不佳,陈艾则火力柔和,疗效佳良。孟子这句简短的话,实际上总结概括了前人长期运用艾灸治病的经验。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艾灸疗法在当时特别突出的地位。如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运用艾灸治疗骨厥病的记载,曰:“久(灸)几息则病已矣。”是说刚刚灸疗完疾病就痊愈了,可见艾灸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