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着力构建区域特色医药健康产业体系
近年来,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区域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成果显著的产业板块;形成了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集聚区,构建了以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手术药、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和医用消毒灭菌设备六大产业为特色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并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产业链
产业规模方面,根据《连云港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连云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倍增目标,即产值突破23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提升至25%,其中,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千亿级规模的龙头产业。
企业实力方面,2014~2018年,连云港医疗健康企业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连云港医疗健康企业总数达5311家;上市公司(主板、新三板、中小板)共有5家,上市公司市值突破2066亿元;医药百强企业有4家。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和康缘集团四大工业百强企业引领连云港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药方面,上述四大工业百强企业表现突出,并在2017年创新药申报前10企业中占据3席,成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目前,连云港聚焦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手术药、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和医用消毒灭菌设备六大特色产业,未来规划打造“防-治-养”一体化的大健康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先进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生物技术及产品、海洋生物医药、医药电子商务、保健养生产品、健康服务业等细分产业。
空间链
火石创造数据库数据显示(下同),目前连云港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灌云县,其中70%的制药企业集聚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8年底,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医疗健康企业389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医药工业企业2家。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一区五园”的发展模式。“一区”即核心区,“五园”即五个产业辐射园,分别为新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节能环保科技园。
目前,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在健康营养食品、创新化学药、创新中药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下一步将重点引进国内外创新人才团队、技术研发资源,建设生命和健康工程研发中心,发展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工程、先进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产业、新业态。未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重点规划打造“一区两园”产业格局,规划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建成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和医用消毒灭菌设备六大生产基地。其中,“东园”位于中云台山周边,面积约16.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中药;“西园”位于花果山大道西侧,面积约1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学药和生物药等。与此同时,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搭建高水平园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服务配套核心竞争力。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中药制药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千人计划”新医药产业研究院、全国抗肿瘤药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器等多种平台。目前,园区正在重点打造集研发、检测、孵化、展示、交易、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展示中心、研发楼和孵化器。展示中心将展示连云港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举办医药类产业和新技术展览会,加强医药企业的交流,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研发楼通过中国药科大学连云港研究院、药物注册中介机构和创业融资机构等的入驻,建成生命健康产业创业载体;孵化器根据发展需要配备公共实验室,如化学分析中心、生物分析测试中心、生化试剂中心、化学合成中心和现代中药研发中心等,主要吸引研发团队和医药创新型企业入驻。
二是构建以龙头企业驱动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新药研发从仿制为主向原始创新转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产品,打造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医药产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汇集创新资源,实施产业生态构建工程,推进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三位一体”品牌创建。其中,恒瑞医药、豪森医药、康缘药业等药企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医药工业企业40强、创新能力20强。德源药业、暨明医药、佑源医疗设备、苏云医疗器材、中金玛泰等第二梯队企业正在迅速壮大。
三是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基金支持方面,通过“以投定招”模式,推进与社会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医药产业基金,配置“并购基金、创投基金、孵化基金”三类子基金,吸引项目入驻。建设总规模10亿元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定向投向化学创新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产业项目。融资服务方面,成立了科技银行、创亿科贷、应急转贷资金等特色金融机构,推行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融资新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的融资服务支撑。财政支持方面,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年均配套可支配财政收入的5%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转型。
创新链
创新能力截至2018年底,连云港累计获批药物专利授权数量1002个、药物临床试验总数485个,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数量为74件、国产药品获批数量为738件。
创新资源截至2018年底,连云港拥有三甲医院2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海归人才300多人。
创新资本近年来,连云港设立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金、医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两支基金,推广应急转贷、投贷联动、股权融资等方式,推动医药企业创新发展。政策扶持方面,每年安排过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医药企业扩量升级、研发投入、新上项目。
政策链
近年来,连云港出台一系列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健康连云港2030”行动计划》等,不断强化产业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此外,连云港与徐州、商丘、宿迁、宿州、菏泽、济宁、临沂、枣庄和淮北淮海经济区10市共同审议并签署了《2019-2020年淮海经济区“十四五”规划对接暨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未来连云港将携手淮海经济区城市共同开展“十四五”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对接,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淮海经济区计划筹备成立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能源等四大特色产业联盟,其中,依托连云港、徐州、菏泽、淮北等市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由连云港恒瑞医药牵头成立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总体来看,目前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区域龙头企业建立了从新药研发到临床研究的完整创新体系,涌现出一批高端创新成果,并在化学原料药与制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药用包材等领域形成产业基础优势,但仍然面临企业总量待增、潜质企业偏少、区域创新布局不均、高层次人才与科研资源不足等问题。
面向未来,连云港还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在夯实创新发展载体基础上,链接长三角及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创新资源,用新的组织模式和数字化手段赋能区域产业发展,构建产业生态,推进创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需建设高质量企业发展梯队,集聚更多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区域企业能级,进一步集聚高端人才、科研、临床资源,增强区域产业科研支撑能力。(火石创造供稿)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