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疗器械检查员|沈亦红:向更专业的目标笃实前行
沈亦红,国家医疗器械检查员、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质量体系高级审核员,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质量管理处副处长。
12年的企业产品开发、检验、质量管理工作,14年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4年的医疗器械审评工作,2年的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在不知不觉间,沈亦红从业已有三十余载……对于医疗器械检查工作,沈亦红有着自己的心得。
不能忽略“人”的检查
沈亦红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实施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中的核心要素是“人、机、料、发、环”。在检查中,除了要对企业的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外,更要关注“人”的要素,“因为‘人’的控制方式灵活性较大,容易导致产品质量控制的不确定性。”
有一次,沈亦红接到一家生产人工生物心脏瓣膜企业的检查任务。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是第三类医疗器械,属于高风险产品,由于要直接植入人体,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风险产品生产过程中,有部分环节为手工制作,手工缝制工艺对产品质量影响极大。
因为之前有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沈亦红先从瓣膜寿命和疲劳试验检测过程着手,详细检查检测的试验条件、测试软件的确认以及寿命试验设备的校准状态等影响因素,并高度关注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对寿命和疲劳试验历史数据进行回顾性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数据,以判断缝制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检查的过程中,沈亦红与生产工人沟通了解到,生产人员情绪、现场环境和座位舒适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手工缝制的质量。于是,在检查通过后,她向企业提出进行针对性培训和人文环境的控制要求,建议企业尽可能给缝制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以降低影响产品一次性合格率的不利因素。这种对“人”的要素优化检查,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多方面提高职业素养
在沈亦红眼里,作为一名检查员需要持续不断学习,多维度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
“检查流程必须规范程序化,注册质量体系审核员的培训和考核都与国际接轨,长年的体系审核经历让自己养成了PDCA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视策划工作,力求工作职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沈亦红说,在检查工作中,既有传统的一次性输注器具、缝合针线和管路等产品,也有些风险较高、较特殊的胶原蛋白海绵、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和血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等产品。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标准、生产工艺、检验、采购、设计开发等过程,熟悉产品的特点、关键过程控制点、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及质量检验的方法与指标,能提高检查员对风险的评估能力,为完整系统的检查做好准备工作。
曾多次担任检查组组长的沈亦红深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她说,检查是一项团队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好的工作,检查组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特点,也有不同的知识短板。只有在充分了解被检查企业和产品的相关资料后,结合组内检查员的专业能力,工作经历等特点进行分工,才能发挥检查组集体力量。
针对具体检查,沈亦红表示,既要避免不讲过程控制,检查碎片化,也要避免不讲风险,眉毛胡子一把抓。她常常告诫自己,检查员到工厂检查不是来寻找不合格项来的,而是来寻找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范要求运行的客观证据。因此,在检查中力求做到全面系统,既要做到面的覆盖,又要做到重点突出。
此外,沈亦红也很重视检查员的沟通能力。在她看来,面对政府部门监督检查,企业一般比较紧张,加上检查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检查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充分利用专业技术能力,帮助企业理解规范要求,让企业感受到每次检查都有收获,而不是玩 “猫”抓“老鼠”的游戏。
发挥检查员专业优势
谈起对医疗器械检查员的理解,沈亦红提到最多的词就是“专业”。
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使沈亦红对企业生产、研发、检验的流程和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十几年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和实战审核、服务经验的积累,使得她面对不同领域医疗器械产品的体系检查更加自信和从容;技术审评工作,对注册质量体系核查的重点和难点理解把握更加精准;现在从事的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也让沈亦红在企业检查时积极推动企业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
沈亦红说,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在工作中力求专业化:检查前注重策划工作,了解产品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检查中帮助企业纠错;检查后帮助企业理解相关法律法规,使企业良性成长。
她说:“作为一名检查员,检查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新技术、新工艺,这要求检查员在开展检查的同时积极与企业交流,获取最新信息和知识,了解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提升,完善自己的工作。”
您想成为什么样的医疗器械检查员?面对这个问题,沈亦红想了想说:“应该是‘更专业’吧。随着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理念不断深入,体系检查和监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检查员只有更专业,才能赢得企业和公众的认同。我虽然是一名兼职检查员,但在每次检查工作中,我都做到和职业检查员一样专心投入。我以能为医疗器械监管事业贡献一份专业技术而感到自豪。”(宋佳薇)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发布 国药、上药、华润位列批发企业前三;国控、大参林、老百姓位列零售企业前三
11月7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发布》。根据报告,2023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实现持续上涨,药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4-11-28 14:14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