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旅:如何 “呼吸”顺畅
眼下正值漫长的暑伏季,天气闷热难耐,让人直呼受不了。同时,又赶上暑期档,于是人们开始选择深山、海岛、森林、草场、乡村等地避暑纳凉、休息放松。而青藏高原因为雄浑壮阔、远离尘嚣,让人为之向往。
事先做足“功课”很必要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心动不如行动,一生中至少要亲近一次西藏啊!”但问题是在西藏遇到高原反应怎么办?随身应该携带什么药物?重返平原“醉氧”的难题如何解决?对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李英给出了答案。
青藏高原的大气特点就是低气压、低氧、温差大、风速猛和紫外线强。尤其是越高的地区,气体就越稀薄,氧分就越少。如此严苛的大气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冲击可想而知。这其中就包括以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为主的急性高原病,以及高原心脏病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慢性高原病,均会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不可不防。
对于旅行者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急性高原反应。初次登上海拔3000米或更高的地区,大多数人都容易产生高原反应,快则一二十分钟,慢则数小时后,即会遭遇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悸、反应迟钝等异常状况,晚上入睡困难,失眠或多梦。部分人口唇发绀,血压波动。通常在入藏的第一二天,身体不适表现明显,但之后可逐渐适应,一周后恢复如初。也有少数人的健康急剧变差,逐步演变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
两种“水肿”要高度警惕
生活在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人到海拔四五千米的藏区,在高度悬殊的落差下,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常见的诱因主要包括缺氧、疲劳、寒冷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剧烈的活动还会诱发肺水肿,先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逐渐加重,伴随紫绀、胸痛、咳白色或粉红色痰沫,不能平卧睡觉,只能端坐呼吸,听诊时肺部有痰鸣音和湿罗音,心率加快,胸部X线检查能见到肺野有不对称絮状、片状模糊阴影。
在到达高原后显现出的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实质上也是轻度脑水肿的体现,但一般只有明显的神经精神异常时,才会被确定为高原脑水肿。在过劳或者精神过度紧张的因素诱使下,会出现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呕吐,继而病情加重,逐渐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此外,缺氧还会引起心率加快,导致高原心脏病或加重原有的心脏病。不仅如此,高原低氧、低气压对神经机能的损伤,还会造成睡眠结构的改变:总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睡眠表浅,片段状睡眠,夜间呼吸窘迫。
高压氧,助力健康的“加油站”
那么,对于即将奔赴青藏的旅行者来说,怎样既能玩得开心,又能有效预防和应对高原反应和高原病呢?行囊中要储备些增加血氧饱和度及激素类、预防感冒类药物,如高山红景天片剂、银杏叶提取物、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布洛芬等。
还有一个方便可行的办法,就是高压氧治疗。据悉,我国利用高压氧技术防治高原反应、高原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阶段,进高压氧舱呼吸纯氧,已成为频繁往返于高原与平原人群全程健康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全程包括到高原前的预防,抵达高原后改善乏氧状态,以及纠正长期在高原生活、返回平原后“醉氧”的过程。
高压氧预适应可激活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提升机体机能,增强机体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通常在离开平原地区前3—5天,进入高压氧舱进行“氧疗”,每天1次为宜。临床表明,高压氧可快速增加机体氧含量,帮助机体组织消除“水患”,有效缓解脑水肿、肺水肿;还能减慢心率,保护心功能,纠正神经功能紊乱,助益睡眠。尤其对于重症、反复发作性、顽固性高原病,高压氧更有其独到的优势。
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返回到平原,经历了从低氧环境到常氧环境的情境改变,也会在短期形成一系列的不适感,如疲倦、无力、嗜睡、胸闷、腹泻等。换句话解释,当人们从高原重返平原地带,使自身机体对高原的生理适应成为过去,“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就会使上述症状逐渐解脱或消退。这一变化就是所谓“脱适应”。在这个困难阶段,每天进高压氧舱吸点纯氧,有助于加快“脱适应”进程,重新在平原上“站稳脚跟”。(衣晓峰 江丽波)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头颈息息相关,越来越常见的颈源性头痛怎么办?
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有过头痛的经历,然而头痛的原因各有不同,比如感冒着凉会头痛,精神紧张会头痛,熬夜加班会头痛。但有一种头痛是由颈部病变而诱发的,被称为“颈源性头痛”。这种头痛“... 2021-07-30 09:39高原之旅:如何 “呼吸”顺畅
眼下正值漫长的暑伏季,天气闷热难耐,让人直呼受不了。同时,又赶上暑期档,于是人们开始选择深山、海岛、森林、草场、乡村等地避暑纳凉、休息放松。而青藏高原因为雄浑壮阔、远离尘嚣,让人为... 2021-07-27 16:20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