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话题|代表委员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人才等成为热词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庞雪)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医药行业事关民生福祉。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医药界的代表委员积极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人才等,成为他们热议的焦点。
科技创新鼓舞士气
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各项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仍是热频词,一系列鼓励政策让医药界代表委员兴奋不已。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不断延续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有力政策,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这坚定了医药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这些重大部署为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有效的“强心剂”。
以齐鲁制药为例,近年来该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大量研发上市高品质仿制药,同时积极布局新药研发,目前在研1类新药超过90个。“10年来,我们持续完善科研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国际研发体系,拥有超过3000人的科研队伍;研发投入从占销售收入比重的5%~8%,快速提高到10%以上。”李燕代表表示,齐鲁制药将继续坚持“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努力突破创新药开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有计划地推进研发工作,为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优质国产好药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保华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但仍然面临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他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导向,主动对接新技术研发机构和医药市场需求,寻求创新要素集聚最佳路径;发挥政府引导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职能,如通过地方性立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创新基金和投融资机制推动金融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比如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增设新药专利权延期“出口豁免”规定,加快推进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落地等。
成果转化仍需提速
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药行业,却时常出现“一边是科学家的创新成果找不到转化出路,另一边是企业家找不到好的项目”的尴尬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近几年持续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当前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链中游加工制造环节依然相对薄弱,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技术和产品仍存在产业转化关键‘卡脖子’技术难以突破、产业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他呼吁加强产业端对医疗器械创新转化的作用,完善落实成果转化相关扶持机制,加大产业转化专项扶持力度,如重点针对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设置创新成果产业转化攻关项目,并围绕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等不同体量,梯度化设置产业化重点专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用专项等项目。
同样在医疗器械领域深耕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对成果转化难亦有同感。众所周知,医疗器械是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医工结合特色。“医工交叉融合问题是当前限制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产学研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还存在难点、堵点,亟待加快破解。” 张海军介绍,企业往往有创新的动力和技术,但却因技术人员缺乏临床经验,导致生产出的产品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反之,临床医生具备大量临床经验,也熟知临床急需什么样的产品,但却因工业技术方面的掣肘,导致很多好想法没能及时转化为产品。
“可喜的是,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且开展了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探索。比如,由工信部、国家药监局组织开展的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项目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 重点突破一批量大面广、技术先进、带动性强、安全可靠的标志性生物医用材料,加速相关产品落地应用。”张海军代表为该项目“点赞”。
政策人才持续发力
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创新药纳入医保……得益于政策端的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步伐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鼓励新药研发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本土企业在研新药数量分别占到全球的15%、33%左右,进入全球第二梯队。但也要看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与全球第一梯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表示。为此,他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鼓励创新药研究开发。
“创新药定价需要综合考虑研发成本、医疗价值、市场规模等多个方面,其中,研发成本不仅要看生产制造成本,还要考虑前期巨大的科研投入。”丁列明委员呼吁,在医保谈判中要给予创新药一定支持,更加突出其临床价值导向,制定合理的医保报销价格,提高报销标准;对已纳入国家医保的创新药,适当延长谈判周期,把新增适应症自动纳入报销范围,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患者受益。
高端人才是医药产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虽然我国医药产业有了几十年的积累,但在人才储备,尤其是创新人才储备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研究型医生是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是推动创新药研发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国内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能够承担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制约了创新药物研发进展。”李燕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医生培养体系建设,通过人才激励评价制度、职级晋升制度、职级薪资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的完善,创造宽松的研究型医生发展环境;同时要拓宽研究型医生培养渠道,不断加大优秀研究型医生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从事临床研究工作的人员加入;完善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为研究型医生队伍持续输入新的血液。
张海军代表呼吁医药行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陈保华代表提出,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构建更加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和更加良好的产业生态。丁列明委员建议科学研判未来国际人才竞争局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基本策略,并为海内外高端人才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如降低他们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在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上予以倾斜,并加大人才政策优待的覆盖面和力度。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发布 国药、上药、华润位列批发企业前三;国控、大参林、老百姓位列零售企业前三
11月7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发布》。根据报告,2023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实现持续上涨,药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4-11-28 14:14大医院的药品社区医院买不了?六部门要求分三步解决
1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 2024-11-27 13:4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