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希望诺奖能形成新机制激励年轻人创新
“青蒿素的成功是整个团队多年努力的成果,荣誉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荣誉,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国际社会给我们的一个很大的认可。我们国家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我希望这个奖能形成一个新的机制,激励更多的年轻同事去创新,共同推动国家的进步。”10月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如是说。
当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举办座谈会,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为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现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座谈会上表示,屠呦呦教授获诺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科学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陈竺说,“屠呦呦教授荣获诺奖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的,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得到国际的认可。科学家的工作从来就是受两方面的力量驱动,一是科学的好奇心;二是社会责任感。屠呦呦教授发表获奖感言时总是强调团队、强调多学科参与、多个领域的成果。今天我们也在探索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一种药物的研发要经历从选题到确立技术路线,从药材到提取化学物,药理毒理临床前实验到临床研究漫长的过程,青蒿素研究就是几十个科研机构、几百位科学家共同奋斗的历史,但团队精神的发扬和个人作用的发挥是紧密相连的,而学术带头人、领衔科学家发挥着领导作用,对于重大方案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屠呦呦从中医药这一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学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吸取创新手段,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对研究青蒿素药品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一成就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抗疟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高度关注,证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科学家的创新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体现,是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体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则表示,青蒿素项目以问题为需求导向,通过多学科协作,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个非常成功的范例。今后将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传承创新和转化的技能,以机制体制的创新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切实落实党和国务院关于落实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
对于青蒿素与中医药的关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咸泽明确指出,青蒿素源于中医药是不争的事实。“屠教授梳理古代文献达2000余份,到了1971年,她的团队已从200多种草药中提取了380多种物质,选用青蒿作为重点开发药物之一。我们应该怀着尊重传统医学的态度,不断挖掘。”孙咸泽表示,新药审批制度的改革需要大力推进,要最大限度地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图为屠呦呦(左)与陈可冀(右)亲切谈话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院士就与屠呦呦相识。作为“老战友”,陈可冀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首先是受到中医药的启发,屠教授系统性地学习过中医,改变了中医药的工艺,继承发展中医药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提倡多元模式,因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药效。”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表示,“我们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让更多人投身到科研事业中来。如今,诺奖大门已打开,相信会有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冲击进去。”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