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中医药传承的重要体现与范式
流派,原指水的支流,如唐代诗人张文琮《咏水》曰:“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元代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谓:“望黄河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台,上连银汉,下接黄埃。”在中医药学术与学问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如水之流动,必有支出;如山川溪水,各有风格,常称之为中医流派。中医流派是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代代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绵延数千年的祖国医学历史长河中,中医流派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中医流派中可以不断挖掘中医药学术精华,为当今中医药的守正创新提供素材与灵感。
中医流派的构成具有三个要素:一是以学术观点和学说为核心,必须有理论创新和独到的理论体系;二是有理论创新的代表人物;三是有通过师承或私塾途径来继承这种学说理论、学术观点的人。中医流派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分为地域流派、学术流派、世医流派三类,均与医学、历史、地理、习俗等密切相关,具有医学与人文双重属性。
地域流派
地域流派以地域命名为主,反映一个地方的医学风格和人物群体特色。
中医地域流派首先扎根于某个地区或区域,这种区域有大有小,大者包含一个或几个省份,小者仅仅是一个乡镇;其次必须有医家群体的存在,虽医家之间可能学术观念不完全一致,也不一定有传承关系,但同受当地文化熏陶培育,可以在文化上找出共性特征,从而基本符合地域流派的条件。在以地域冠名其医学流派时,强调自身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加强当地中医界的凝聚力,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挖掘和传承地方名医经验,同时有利于获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当地中医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目前,在中医学界比较有影响的地域流派主要有江苏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龙砂医派、虞山医派,安徽的新安医派,上海的海派中医,广东的岭南医派,黑龙江的龙江医派,浙江的浙派中医、钱塘医派、永嘉医派,广西的八桂医派,四川的川派中医,北京的燕京医派,湖南的湖湘医派,江西的盱江医派,山东的齐鲁医派等。这些地域流派有大小之分,所谓大小指的是医派所在区域的大小,往往大的地域流派还包含了小的地域流派,如浙江的浙派中医包含了钱塘医派、永嘉医派,江苏苏州的吴门医派包含了苏州常熟的虞山医派。近几年很多地方掀起了研究当地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的热潮,不断总结地区中医药特色,从而涌现出一些新的中医地域流派。
中医地域流派各具特色,有以医家群体众多、文献著述较多而著名,有以传承脉络清晰、代有传人发扬为特点,还有以临床某个医术擅长而闻名于世,成为当代中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学习与参考的重要素材,为中医学界所重视。
学术流派
学术流派主要反映中医的学术思想与医治特色,通常以学术观点或人物命名。
中医学术流派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通常基于某一中医药理论,由一位或一群医家提出或被后人总结形成。中医学术流派与“人、地、传”密切相关,“人”即由于不同的学者对中医经典理论与医疗技术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术派别,“地”即不同的地域形成对不同的疾病、药物、疗效之间不同的学术观点,“传”即指不同的历史人物与人脉在流传与传承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繁多,各有特色,仅在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上就有攻邪派、滋阴派、补土派、寒凉派、温补派、化瘀派、经方派、时方派、验方派、汇通派、针药派等十余种。这些流派均有代表性人物、学术源流与特点等,如攻邪派的创始人为金代张从正,他认为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邪气侵入,主张祛邪以扶正,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滋阴派代表人物是金元时期朱丹溪,其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认为人有相火才能生生不息,而相火易于妄动,煎熬真阴,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擅用滋阴降火之药;补土派的创始人为金元时期张元素,他基于《黄帝内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理论,提出了“养胃气为本”的学术观点,认为脾胃与元气和阳气升发相关,脾胃伤则百病生,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以扶正祛邪。
世医流派
世医流派是由家族或师徒传承而形成的一种流派,其中蕴含或具备一种学术观点、临床经验或医疗技术,通常以地区、姓氏、学术思想或医疗技术一起命名。
世医流派脉络较为清晰,学术思想与医疗技术特色鲜明,且为大众认可。如“丹阳徐氏”,起源于江苏镇江丹阳以医学立业的徐氏家族,起自南北朝,历经八代,先后诞生了徐熙、徐道度、徐文伯、徐嗣伯、徐之才等8世13位医家,在我国中医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江南何氏”,原籍山东郯城,后代迁居河南开封,随宋室南渡到镇江。从南宋初年至今,共产生300多位医生,他们世医相承,绵延不断。“苏州郑氏妇科”,祖籍河南开封,先祖郑亿年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率家随高宗皇帝南渡,遂占籍昆山。郑亿年五世孙郑公显,得其妻外祖薛辛医术,精于妇科。传至郑绍先,已历二十八世,期间未有间断,医名传承遍及吴中,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南京丁氏痔科”,医术渊源连绵至今至少三百余载,当代名医丁泽民是“丁氏痔科”的第8代传人,他18岁时随其父著名中医丁辅廷,早年就读于南京国医专科学校(中央国医馆),先后在江苏扬州、南京地区开办诊所,医术享誉四方。20世纪50年代,丁泽民将自己祖传的秘方及一些专科医疗器械献给国家,受聘进入南京市中医院。
中医流派的现代价值
中医流派丰富了中医基础与临床理论,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的发展又使得中医流派更加纷呈与繁荣,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创新和具有独特的方法、技术是中医流派的本质,也是医学流派的生命。一个中医流派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原因有多个方面,除了一些地域性流派主要与当地丰富的人文思想有关外,还与其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地区或医家的医学风格有关,它所提出的理论或方法有时能够填补医学上的某个空白,或开拓了某一新的领域。
推进学术发展。在中国医学史上,不仅存在众多的医学学派,而且还出现过许多医学学派互争雄长的局面,其结果是医学学派得到发展的同时各学科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积淀并形成了中医药学丰厚的知识内涵。
推进学科成熟。一个新的学说流派往往代表了一个新的中医学科,学术流派是学科成熟发展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学术流派要创造新理论、新学科,就必须针对当时医学界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与见解。
培养优秀人才。中医流派本身亦具有教育和研究功能,它是在长期的中医药教育和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一位位、一代代优秀的中医药学者与学术群体,因此中医流派是优秀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良好载体。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