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安全风险 合理使用“美容针”
近年来,随着“美丽经济”的不断升温,“美容针”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美容针”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特定的生物活性成分或药物直接输送到皮肤深层,以达到改善皮肤质地、紧致肌肤、消除皱纹等美容效果。然而,在带来美容效果的同时,注射“美容针”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选择“美容针”服务时应保持理性,充分了解其效果和潜在风险,并选择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作用机制和功效
“美容针”的功效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美白、除皱、瘦脸、改善面部凹陷、抗衰老和收缩毛孔等,达到这些功效的作用机制包括填充、阻断神经传导、促进代谢等。
填充 一些“美容针”可以补充皮肤流失的组织成分。如注射透明质酸等填充物质到皮肤或皮下组织,可以补充皮肤流失的水分和弹性纤维,达到填充皱纹、改善面部轮廓的效果。
阻断神经传导 如“除皱针”和“瘦脸针”,主要成分为肉毒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使过度收缩的肌肉放松,从而减少皱纹的形成或使咬肌萎缩达到瘦脸效果。
促进代谢 如注射含有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的“美白针”,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加速黑色素分解和排出,改善肤色不均、暗沉等问题。
“美容针”注射有风险
“美容针”可以较为快速、有效地改善面部皮肤外观和质地,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美容针”的效果因人而异,使用“美容针”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神经损伤 注射“美容针”可能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面部肌肉瘫痪、麻木僵硬、表情不自然或感觉异常。
出血或血肿 “美容针”注射不当或注射时用力过大可能会造成出血或形成血肿。
感染 注射器消毒不彻底或注射环境不卫生可能会导致感染。
过敏反应 有些人可能会对“美容针”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红肿、瘙痒、丘疹等,甚至出现系统性症状。
瘢痕增生等 “美容针”注射剂量过大或注射不当可能会出现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局部硬结、局部皮肤凹凸不平等情况。
使用“美容针”注意四要点
为了避免注射“美容针”可能带来的风险,在选择使用“美容针”前,应当与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对“美容针”的预期效果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充分了解并合理评估后,进行理性选择。在接受“美容针”注射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注射“美容针”应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由具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消费者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美容针”,也不要在非法的美容机构进行注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了解产品信息 在接受“美容针”注射前,消费者应了解产品的来源、成分、功效及可能的风险,还应了解产品的生产厂家等信息,注意查看产品资质证明,并核对产品的批号,确保所使用的“美容针”产品在有效期内。
术前充分沟通 在接受注射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评估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术后护理 注射“美容针”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如冷敷等。科学的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感染、肌肉僵硬等风险。如果注射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和锻炼习惯,也有助于提高“美容针”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