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解表四正丸
四正丸的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白芷、法半夏、茯苓、炒白术、香薷、檀香、厚朴、炒山楂、槟榔、紫苏叶、木瓜、大腹皮、桔梗、炒枳壳、陈皮、炒六神曲、炒麦芽、白扁豆、甘草20味中药组成,具有散寒祛暑、解表化湿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等症。
方中以藿香、香薷散寒消暑为主药;白芷、紫苏叶、茯苓、法半夏散寒祛邪、祛湿止呕为辅药;枳壳、陈皮、厚朴、大腹皮、槟榔、桔梗、檀香理气行滞、疏导气机且能化湿,白扁豆、木瓜、六神曲、山楂、麦芽、白术健脾利湿、消食开胃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散寒祛暑解表、利湿消胀止泻之功。
临床应用发现,四正丸还有多种新用途。
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该病为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心烦、厌食、小便黄赤等症状。可口服四正丸治疗,每次2丸,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为止。
治疗贲门痉挛
贲门痉挛是由于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使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从而导致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可口服四正丸进行治疗,每次2丸,1日2次,用温米汤送服。
治疗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该病的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变和重建,并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可口服四正丸进行治疗,每次2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收效后改为每次1丸,每日服用3次,连续服至症状消失为止。
治疗浅表性胃炎
该病中医泛指胃痛,多由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滞不畅所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可服用四正丸进行治疗,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症状和上腹部压痛消失,食欲趋于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四正丸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等时不宜服用;孕妇慎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用四正丸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